- 透三关
- (透三關, 透三关) 內丹功法。 《天仙金丹心法》: 〝修道有三關, 初、 中、 上也。 此透三關乃初關中事, 指尾閭、 夾脊、 玉枕三關也。 蓋人之脊骨, 外實內虛, 上下二十四節。 最下一節, 是為尾閭。 形如金鼎, 上有九竅, 名曰下關。 從此數起至十八節之夾脊, 名曰中關, 與心部對, 形如玉環, 左右七竅。 又上至末節, 則為陽氣上升時所過的尾閭、 夾脊、 玉枕三關。 玉枕, 形如方勝, 內有三竅, 厥名上關。 三關皆屬督脈, 乃陽氣上升採取丹元之路。 此一節是論三關之部位也。 過三關必先將谷道塞緊, 用五龍捧聖法。 再丹轉過尾閭, 直上夾脊, 上行速透為妙, 稍有停頓, 尾閭九竅, 而中間三竅最易走丹, 走而入膏肓矣。 過此排關節, 而丹必一直抵夾脊。 左右七竅, 左三屬陽, 右四屬陰。 丹乃陽精所結, 恐右陰逼陽, 阻丹而不上行﹔左陽右陰, 引丹而向外走。 欲免二害, 則水龍護左, 火龍護右, 取坎離既濟之義﹔其它龍捧丹上行, 疾至玉枕。 玉枕三竅, 內有白膜項伸肩聳, 則內膜外張而閉竅, 依法過此無妨礙矣。 此一節是論過三關之次序矣。 至五龍捧聖……夫五龍者, 是五行真氣所化﹔心化火龍, 肝化木龍, 皆從左邊脈絡而下﹔肺化金龍, 脾化土龍, 皆從右邊脈絡而下﹔腎氣為水, 則化水龍, 蟠結於金頂上口。 轉丹時, 端坐單床, 合緊雙目, 只諸氣下沈, 自五龍捧之而走。 及腹臍內縮, 丹達尾閭, 一股暖氣, 上貫夾脊, 便是抵初關景象。 到此地位, 莫以為喜, 喜則丹力猛, 而有躐等之患﹔不可生懼, 懼則丹力衰, 而有阻滯之憂。 一意和, 若有念, 若無念, 不識不知, 則自然而透尾閭矣。 既過尾閭, 挨節而上入夾脊關, 暖氣上貫玉枕, 便是丹到景象。 但夾脊左右七竅, 丹進此關, 存想紅白二氣, 分擁丹走, 自然水龍護左, 火龍護右, 如前節之所道。 又其形似連環, 中有三曲、 隨曲宛轉, 不可徑遂雀角, 致有中途阻遏之患。 依法透過, 直抵玉枕。 玉枕多髓, 往往不通, 丹必稍緩須臾, 侯其火上改, 積髓悉化, 然後進關。 關之三竅, 皆有內膜, 聳肩伸項, 膜自外張而掩竅, 竅掩丹行, 可無走洩之害。 而緩至顛頂, 是為景象無疑矣。 此一節是論五龍捧聖之捷法也。 總之, 大藥過關之道, 固聽其自然, 亦微存意想。 自然者, 順丹之性, 意想者, 盡人之功。 先意想而後自然, 到自然而非意想。 空靈變化, 密合天機, 統惟自得之耳〞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